今年以来,舟山绿色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进入建设高峰期,2#合成氨、5#连续重整及炼化一体化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的压力管道安装施工全面铺开。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不断档"、项目进度"不延误",市特检院实行"节假日不打烊"服务机制,通过优化检验流程、强化技术支撑等多项举措,实现了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与工程进度的双赢。
一是精准对接需求,优化检验服务。该院实施项目“定制化”服务模式,实现“一项目一专班全周期”检验服务,实现检验节点与施工进度动态匹配。此外,通过深化协同联动,与重点项目相关人员建立"日对接、周会商、月总结"常态化沟通机制,联合施工、监理、检测单位构建"四位一体"质量管控体系,实现问题即时响应、隐患动态清零,推动项目建设和安全保障双促进。
二是科技赋能检测,提升服务效能。该院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打造数字化监检平台,通过工程资料电子化云端同步审查,实现"线上审核"与"现场施工"智能协同,监检效率获得显著提升。同时全面推广相控阵超声检测(PA)、衍射时差法超声波检测(TOFD)、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R)等前沿检测技术,在确保检测精准度的同时,实现检测效率与质量的双突破。
三是应急保障到位,破解突发难题。该院实施"7×24小时"全天候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检验人员节假日无间断驻守项目现场。采用"现场查验+云端数据比对"的双重质控手段,建立"发现-评估-整改-验证"闭环监检流程,成功发现处置多批利旧(平库)管材、锆合金及镍基合金等特材焊缝潜在的裂纹、未熔合等重要缺陷并及时消除,为项目安全建设提供了全过程、多维度的技术保障,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现场水压见证试压包209个,底片审查7680张,发现安全隐患97项,出具监督检验联络单16份,并督促整改、闭环确认。